近日🚴,MK体育平台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宋少莉教授領銜團隊🦸🏼🏋🏻♀️,聯合MK体育平台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小華教授團隊,就分子影像探針在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中的應用開展了歷時多年的研究👼🏽,並在全球首次證實💽:通過68Ga-FAPI PET/CT顯像可精準篩選出獲益於再次減瘤手術的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近日💦,該項成果在全球核醫學專業最頂尖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EJNMMI 在線發表🧝🏽,第一作者為核醫學科劉帥醫生和婦瘤科馮征醫生。
臨床發現亟待解決難題
核醫學科接過“考卷”著手“破題”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絕大多數患者會經歷反復復發或疾病進展,從鉑敏感發展為鉑耐藥。因此,對於鉑類敏感復發的治療管理尤為重要💇🏿♀️。吳小華教授團隊表示,對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若復發病竈可完全切除🤷♂️,再次減瘤手術可顯著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時間,大大降低再次復發風險🏃🏻➡️。“如何在術前精準篩選出這些能夠通過減瘤手術獲益的患者?”這是婦瘤科團隊遇到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既往臨床應用18F-FDG PET/CT在卵巢癌病竈判斷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宋少莉教授表示,但這個診斷也存在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受到肝臟和腸道18F-FDG代謝影響,在評估右上腹和中腹部病竈方面仍有局限。卵巢癌具有盆腹腔廣泛轉移的特征,在卵巢癌減瘤術前,明確腸管表面🤱🏽、腸系膜是否有轉移竈病竈,評估手術可行性的重要條件。同時,腹膜廣泛種植轉移是製約復發卵巢癌手術完全切除的重要因素。因此,臨床上也亟需一種新的顯像手段來滿足卵巢癌復發腫瘤患者病竈精準診斷的需要👨🏽🦰。
據了解,成纖維細胞激活蛋白(FAP)在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中過度表達🧜🏿。“這就是體內有別於正常細胞表達的一個‘癌標記物’。若能用一種分子影像探針將這些過度表達的細胞‘識別’出來,就能提高顯像的精確性。”宋少莉教授認為🙇♀️。近來研究表明68Ga標記FAP抑製劑新型探針68Ga-FAPI🫏,在多種腫瘤中有很高的診斷靈敏度,在指導臨床治療決策方面優於18F-FDG🏊🏼,尤其是68Ga-FAPI通過尿液排泄,無肝臟和腸道的生理性攝取🧝🏻♀️,在診斷卵巢癌腹盆腔播散,尤其是腹膜轉移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臨床研究發現重磅成果
研究成果可助力卵巢癌精準治療
研究團隊隨機入組了29例鉑敏感復發的卵巢癌患者👌🏻,所有患者一周內進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顯像。研究結果顯示高達75.86%的患者兩種顯像結果不同🙍🏻♂️。68Ga-FAPI診斷轉移復發竈的效能明顯高於18F-FDG🤸🏿♀️,敏感性分別為96.30% vs 49.07%;準確性分別為97.40% vs 63.87%🖖。尤其是對腹膜病竈的診斷,68Ga-FAPI顯像極具優勢🧑🏿🔬,診斷的最小病竈為2mm。根據視覺評分系統,68Ga-FAPI顯像的評分明顯高於18F-FDG顯像的評分↩️,分別為41分和4分。
應用68Ga-FAPI PET/CT 顯像後™️,17.24%的患者治療方案發生改變👷♂️。3例患者18F-FDG顯像提示可以進行二次減瘤手術🧚♀️,68Ga-FAPI顯像後發現更多更廣泛的病竈😘,手術無法完全切除,治療方案由手術變為化療,避免了不必要的手術創傷。2例患者早期發現了轉移病竈,及時給予了最佳治療。1例18F-FDG顯像陰性的患者68Ga-FAPI顯像發現了轉移竈🧕🏿,且病竈局限,治療方案由隨訪變為及時手術治療,完整切除了病竈🕠;1例患者18F-FDG顯像陰性,但68Ga-FAPI顯像發現了多發的散在腹膜轉移病竈,故治療方案由隨訪變為化療👮♀️,避免了腫瘤快速進展。
該研究的入組患者中,最終15例患者進行了減瘤手術的治療,14例達到完全切除,切實獲益於通過精準影像評估後的個體化手術決策。“68Ga-FAPI顯像對腹盆腔腫瘤負荷的評估更符合術中病竈分布的真實情況。”宋少莉教授進一步解釋🚵,通過對腹盆腔腫瘤負荷定量分析🧜🏼♂️,68Ga-FAPI PET/CT評分明顯高於18F-FDG PET/CT評分。
談及臨床應用價值,宋少莉教授表示🫃🏽,68Ga-FAPI的這個研究成果給了團隊極大的信心和鼓舞,初步研究成果已顯示出68Ga-FAPI顯像在復發性卵巢癌診斷的中優勢🍟🏸,團隊下一步將著力擴大樣本量🎽,並通過研究成果推廣,助力臨床診療,從而讓更多患者能從中獲益。“目前,對於復發卵巢癌患者,可以通過吳小華教授多學科團隊門診進行綜合評估💪👨✈️,並申請該項檢查。”
據悉🧖🏽♀️,MK体育平台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是上海分子影像探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證IV類證書,科室已臨床轉化30多種新型分子影像探針。多種分子影像探針臨床轉化,在腫瘤精準診斷⏭📸、分期、療效評估和活體內靶點表達的評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復旦腫瘤的特色品牌之一。近年來,科室人才隊伍建設日益提升,一批獲得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醫苑新星”、上海市“揚帆計劃”及“雛鷹計劃”等中青年醫學人才脫穎而出🥥。近年來科室獲得國家級課題12項,省部級課題12項,科研經費累計超過1000萬元;多項研究成果發表於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Theranostic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ACS Nano等國際權威期刊,申請專利10項🕞,成功商業轉化專利1項。科室的學科地位不斷提升,一直獲得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