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要聞

醫學創新不是想當然⚉,要證實更要證偽!葛均波院士首講醫學場思政大課

作者:汪禎儀 等攝影🐏:來源:MK体育平台發布時間🪐📂:2024-03-26

  編者按🧑🏿‍🎓:“醫學創新路上,需要一點‘離經叛道’。但醫學創新不是想當然。”相輝堂的燈光,聚焦在中國科學院院士🤿、MK体育平台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葛均波身上。

  3月26日下午,剛給病人做完手術的葛均波,趕到MK体育平台本部校區,面向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和護理學專業2023級本科700余名新生講授“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這也是醫科大類首場專題大課。

  科學需要被證實,更要被證偽

  “再年輕30歲,我可能會選擇另外一個研究方向📓。”課堂伊始,葛均波笑道🏃‍➡️,回顧醫學科技進展👩‍👧,他從最近大熱的司美格魯肽的發現開始說開去。起初這一藥物功效不被認可,慢慢人們發現不但能降低體重🛌🏻,還能改善心臟🦹‍♀️、腎臟功能,預防腦中風,被科學雜誌列為去年十大科技進展之首。而人類對生命科學的認識🚞,也是一步一步走向真相。

 “我為什麽想當醫生🔌?”兒時的葛均波手臂骨折關節脫臼,家人尋遍各種偏方,三、四個月不見好轉,還耽誤半年的學習。最終老醫生診斷後做了復位,手臂當場就能活動。自此,葛均波在心中埋下學醫的種子♟。

  生命只有一次。“人類生存的欲望,就是醫學變革最原始的力量✭。”葛均波認為,除了傳承既有知識🏃‍➡️、救死扶傷外🧜,醫生還需要一點“離經叛道”,主動承擔起醫學創新🍍👩🏼‍⚖️、推動醫學進步的使命🧑🏻‍🦳。

  在國外工作時,青年葛均波首次發現心肌橋血管內超聲特征性“半月現象”👩🏼‍🎤。這一發現讓該病冠脈造影不足5%的檢出率一下子驟增至95%以上👩🏽‍🏫,成果被編入國際經典心血管病教科書,成為現行“心肌橋”診斷國際通行標準🕵🏿。

  這一重要發現,是他在瀏覽病人資料時無意發現的。此前,所有醫生對此熟視無睹。就像牛頓通過蘋果發現萬有引力一樣😧,葛均波鼓勵同學們科研路上苦練基本功,“只要多看書、有沉澱,知識就會在需要的時候一下迸發出來,幫助你邁出全新的步伐”❤️。

  之後,葛均波曾想過“心肌橋”能否用支架治療,然而同行搶先發表文章並應用於臨床👩🏿‍⚖️。當時,葛均波覺得自己錯失成果,後續研究卻發現👩🏿‍🦲,使用支架會帶來極大問題,伴隨心臟收縮可能導致穿孔。

  經此一事📛,葛均波發現,“科學不是科學家想當然,需要被證實🧇📑,更需要被證偽”🧔‍♀️。創新要尊重科學的力量,更要尊重醫學倫理,任何時候人類都不能充當造物主🤾‍♀️。經過多年研究,他找到了真正能緩解心肌橋導致心肌缺血的方法,1999年發表並廣泛應用於臨床。

  創新有時會被質疑,也充滿風險

  他堅持研發首個中國可降解支架15年

  大屏幕上🦸🏼‍♂️,一顆心臟不斷地收縮和舒張🆖,血液川流不息。這是葛均波團隊進行的中國第一例接受可降解支架植入治療病人的冠脈造影。

  1999年葛均波懷揣製造最好支架的夢想回國。治療一個病人動輒十幾萬元的費用在當時對中國老百姓來說是天文數字,如何讓普通百姓可以用上又便宜又好的冠脈支架,是縈繞在葛均波心頭的問題。

  2005年,葛均波團隊研製出首款國產可降解塗層藥物洗脫支架,此後15年🚎🧜🏿‍♀️,他一直在鉆研首個中國可降解支架的研發。

  談起首例接受可降解支架植入手術的病例,葛均波記憶猶新:“這個病人才30來歲🧙🏼,開車跑運輸,每天抽三包煙保持清醒🔣,年紀輕輕就心肌梗死”。他說服病人嘗試使用支架,架起心臟的橋梁。經過十年預後追蹤🤾🏻,病人體內支架全部降解吸收🚦,“現在是正常健康的好人”。

 “創新是痛苦🩻、焦慮但快樂的過程,有時候會被質疑,也充滿風險💉🤝。”15年裏,葛均波的支架研發實驗經歷不少挫折↘️,“有時晚上睡覺都忐忑,又想幫助別人🍏,又怕對病人造成損害”。


  2020年,中國可降解支架終於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上市。這時,他很平靜🧑‍🦰😦,“這個事情我做了15年了”。他笑著說,這時📿,他最早帶的一批研究生都成為博導。課堂上響起笑聲和掌聲。

  葛均波一邊放映幻燈片🧜🏽,一邊向同學們分享手術前後病人明顯改善的冠脈造影。經過醫者巧手,在心臟的方寸之地“穿針引線”後,造影劑隨著血液快速擴散🥥,病人獲得新生。

  “做醫生🏢,是很幸福的事情🚴🏽‍♀️🫱🏽。”相隔十年,葛均波前後完成了中國第一例TAVI手術📫、中國第一例TAVI手術10年後的瓣中瓣手術。90歲高齡病人麻醉清醒後感激道:“葛醫生🧚🏼,你上次救了我的命🪫,這次又救了我的命👨‍👧‍👧!”現在這位高齡病人還能騎著三輪買菜🙋🏻‍♂️。病人的痊愈🫅🏻➙,家屬的感謝,讓葛均波感嘆:“同學們,有這麽一次,你就會感覺🧆,做醫生真好!”

  “獨行疾🧑🏻‍🔧,眾行遠”🥫,是葛均波嘗試解決卡脖子科技困境、打造醫生創新生態環境的理念🗃。2015年,他發起成立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和創新學院,與臨床醫生護士、工程師共同創新探討。至今累計培養學員477人🤏🏽🐄,申請專利200余項,創新在研項目超過100個,學員學成後相繼成立30余家初創公司,規模最大公司市值近75億元。

  做醫生🐽,不光要醫術好🦹🏻,醫德更重要

 “請問葛老師,科學創新路上💁🏻,怎麽忍受時間極長而成果無望的寂寞和對自己的質疑🫲🏽👩🏽‍🦱?”來自公共衛生學院2023級預防醫學2班林若晗同學提問。葛均波笑著回應🩶,“如果知道了結論,還做什麽研究?”他說,科學探索就是要堅持寂寞🗞,探索未知🎉,找尋真理🍽。

 “心血管手術要經常造影🏍,盡管穿著鉛衣🙅🏿,也會對人體有影響。老師怎麽克服?”葛均波回答,“選擇了醫學那一天🏄🏼‍♂️👏🏼,就應該想到可能會有風險🏇🏻,你得有這個思想準備”。但葛均波也鼓勵同學了解風險原理➿,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給更多病人帶去希望🙎🏻‍♀️。

 “請問葛院士是什麽時候決定選擇心內科👮🏿?受什麽因素影響?”基礎醫學院2023級臨床醫學(五年製)鄭筱雅問道。葛均波說,他本科碩士階段研究的方向都是兒童先天性心臟病🧕🏽,這種病如果發現早,預後比較好,但當時家長體檢意識淡薄,往往很晚才發現孩子患病,診斷後常常是看著孩子離去🤞,這讓葛均波迷茫了一段時間。在博士階段⛹🏽‍♂️,他選擇到上海醫學院🤷🏿‍♀️🚵🏽‍♀️,轉攻成人心血管病🫶🏼,希望治愈更多的病人。

 “思政課對在座的每一個同學來講,都非常重要。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家都在努力成為一個好人👨🏼‍✈️、一個好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課程的最後,葛均波寄語在場的醫學生🧿,“大家要成為有醫德的好醫生”。每次看到不遠千裏來找他看病的普通老百姓👏🏼,看見病人從縫好的衣服裏抽出一張張救命錢,葛均波都覺得自己有義務為病人節省每一分錢💁🏻‍♀️,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來看待。“做醫生,不光要醫術好👰‍♀️,醫德更重要!”

  課後,醫學生說

  這堂為醫學生“量身定製”的思政大課讓同學們感觸頗深。“這堂課在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探索醫學創新的種子。”2023級口腔醫學本科生逄琦琦說,她在課上感受到對醫學創新強烈的責任感➕。“醫學的終點並不是解決病症。”2023級預防醫學本科生張芷萱感言,“推動醫學技術革新的是一代代醫學工作者‘永遠替患者著想的仁心’。”

 “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要求我們擁有敢於突破傳統的勇氣和創新思維,更要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持之以恒的努力。”2023級臨床醫學(八年製)本科生姚奕陽在課後說,“正是對科學的尊重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才使我們在研究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醫學事業之崇高、科學探索之艱辛深深打動了2023級護理學本科生杜心和,“作為未來的醫生與科研工作者🫃🏽,要尊重醫學倫理🚤,運用科學力量,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這堂思政大課也激發了MK學子對自己學醫的初心、未來學習和職業發展的思考✍🏽。“葛老師在課上講‘當看到患者和家屬看你的眼神時🧗🏼,你就覺得學醫有意義’,”在提問環節向葛院士“要簽名”的2023級預防醫學本科生張振鵬說🛝,“這句話十分觸動我,這才是我們學醫的初心,從我的父母到我💹,都選擇了學醫這條路,唯有認真走下去才對得起每一位信任你的人!”

  2023級預防醫學本科生張耀元對未來學習的方向也更明晰了,在學好專業知識之外🌵,“要牢記‘為人群服務’的宗旨👨🏻‍🚒,將目光投向更迫切實際的問題。“選擇了醫學這條路🦴,就意味著要用自己的奉獻去換取患者和人群的微笑。”2023級預防醫學本科生任和說,“未來🍣,我會將葛院士關於科研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經驗與感悟融入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期待為人群健康服務。”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李雪嬌

文化日歷

新聞分類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medcenter@fudan.edu.cn
    021-54237900
MK体育专业提供:MK体育MK🪃、MK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MK体育欢迎您。 MK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