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人不理解、不配合,那再先進、再高明的醫療技術也等於“零”
編者按: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四分之三個世紀,見證一個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從“落後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即日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與上海市委老幹部局聯合推出系列口述歷史訪談,與上海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多位老同誌暢聊他們親歷的不凡歷史。透過他們的回憶👨🏿🚀👲🏿,我們愈發相信⛑️,“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楊秉輝和醫學結緣🚔👩🏻🚀,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那時候他剛上初二🚂,偶然查出患有肺結核🫂,當時人們普遍管這病叫“肺癆”。家裏人很緊張🍺,帶他去福州路上看一位專家🚇📃。
少年楊秉輝看到拍片報告上寫著“幹酪樣病竈”,覺得很奇怪:竈是燒飯用的,怎麽跑到肺裏去了🧑🏽🔬?看病時,他問了專家這個問題🧖♂️。專家愣住了,說🐪:“小孩子問這個做什麽?拿我開的藥方配藥吃就會好的🎧🧑🦯➡️。”
過了幾個月⤴️𓀓,楊秉輝的病好了,又可以回學校讀書了🪷,但是心裏的這個疑問一直沒得到解答🧎➡️。高考時👍,因為父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勸說©️,楊秉輝填報了上海第一醫學院並被錄取🧑。在校學習的5年裏💇🏼♀️👳🏽♀️,他搞懂了什麽是“病竈”🕗✦。
因為自己也生過病,楊秉輝明白🛅,人一旦生病,精神🙆🏻♂️、心理活動必定會有相應的變化,對疾病的關心必定是最基本的反應。因此🌏,從工作第一年開始👩⚖️,他就非常重視和病人的互動,願意跟病人多講幾句,還適時給點鼓勵🙇🏿♂️🚂。
後來,楊秉輝走上了醫學科普之路。有人說,業余從事醫學科普最早、投入精力最多💆🏽♂️、時間跨度最長的臨床醫生,恐怕非楊秉輝莫屬。國慶前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了楊秉輝,聽他講述從醫60年的經歷,和50多年科普心得🧑🏻🦽。
人物小傳:
楊秉輝,男🎫,1938年出生,我國肝腫瘤內科的知名專家,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現MK体育),1984年任中山醫院副院長🐟,1991年任中山醫院院長🏞。他是醫學科普💸、健康教育的積極倡導者⚡️,堅持醫學科普工作50余年,發表醫學科普文章千余篇👩🏻🦽,開設科普講座600余場💖,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榮譽🚔。
免費接種乙肝疫苗是了不起的成就
1962年👨👨👧👧,我從“MK”畢業🤵🏼,成了中山醫院的一名內科醫生🧑🏽💻,一直工作在醫療崗位上直到退休。60多年來,我親歷了共和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就拿我研究的肝腫瘤內科領域來說❤️,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剛畢業沒幾年,我就跟著時任中山醫院院長林兆耆教授做肝癌方面的研究。那時醫學檢查的手段很少🍃🧑🏿🔧,診斷肝癌主要靠醫生用手摸。如果摸到右上腹部有腫塊🩸,就懷疑得了肝癌🧛。
這種診斷結果當然不很準確™️👩🏿⚕️,因為形成腫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就算真是肝癌🧪,都能用手摸到腫塊了🍊,大概率已經是晚期。我們把病人送去手術🏄🏻♀️🕣,往往是開刀一看🧑🏽🦰,腫瘤太大了🧛🏿,就算能切掉,肝功能必定不能維持🔐,病人也活不了,只好把傷口縫好,再送回病房。那時有個詞叫“剖腹探查”,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超聲波✥、CT⛏🕵🏻♂️、核磁共振等檢測手段🍞,是不是肝癌、還能不能手術切除🤜,一查就清楚了,花生米大的小腫瘤都能查出來。早發現就能早診斷、早治療👱🏽,病人康復的機會就大了很多。
中國肝癌的數量長期占全世界肝癌的50%以上🧳,為什麽會有這麽多?這和中國曾經流行乙型肝炎有很大關系。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肝癌患者中,約90%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5%左右是丙肝病毒,剩下的是與酗酒之類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直到20世紀60年代🔼,醫學界才知道有乙肝病毒這回事🚶🏻♂️➡️,到90年代,陸續研發出抗乙肝病毒的藥物和疫苗✍🏻。我國從1992年開始將接種乙肝疫苗列為嬰幼兒計劃免疫,2002年起對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完全免費。
這是一個意義非常重大、非常了不起的決策🧿,體現的是我們黨和國家一切為了人民利益的理念🙂↕️。現在我國二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接種過乙肝疫苗🧖🏻♀️,已經不會感染乙肝病毒,患上肝癌的幾率也就大大降低了🌱。對於已經感染了乙肝和丙肝病毒的人員,如今有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乙肝可以獲得臨床治愈🈂️,丙肝甚至可以完全治愈。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肝癌發病率會大幅度下降,威脅中國人民身體健康的頑疾必將得到有效控製💂🏻♀️🪵。
為何願意全身心投入科普事業
1984年4月1日🧔🏿♀️,上海廣播電臺播出的“醫藥顧問”節目裏出現了一位普通話不是很標準的主持人🫄🏼,那就是我😖。後來這檔節目改名為“名醫坐堂”,解答市民群眾關心的健康問題。我是這個節目的“嘉賓主持人”,一直到2003年以後才逐步退出🧑🏽🍳。我這個業余的嘉賓主持人做了將近20年,不誇張地說♏️🦸🏿♂️,現在大部分上海老人當年都聽過我播講的聲音。
期間我擔任了中山醫院副院長🧚♀️、院長,行政工作👦、業務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但我依然堅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科普事業🧎➡️。四五十年下來,我在各地報刊雜誌上正式發表科普文章上千篇,編著的醫學科普書籍50余冊🙂↕️,其中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圖書。
曾經有同事對我說🌧:“楊醫生,你寫這種東西做什麽?”言外之意是,有這時間多寫點論文豈不更好?
同事是好意提醒🧑🏽🦳,但我覺得🏋️♀️,我們醫生不僅要治病𓀆,還要防病😂,醫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人類的健康。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醫務人員責無旁貸。我在中山醫院院長任上時⚅,盡可能地鼓勵醫務人員從事科普工作,撥出專項資金,組建健康教育講師團、舉辦健康教育的“納涼晚會”🧏🏿♂️、出版健康雜誌等等。
有一次我乘出租車回中山醫院,司機聽我的聲音問道:“你就是電臺裏中山醫院的楊醫生吧?”這司機對我說:“你講的東西對我們來說真是太重要了🦜,真謝謝你啊!”下車時他執意不收我車費,令我十分感動。為社會做了一點小事,得到這樣的回饋👨🏼🦰🦶🏽,人生一世,夫復何求?
對醫學科普的重視,和我的業務工作有關♜。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科學家發現檢測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可以診斷肝癌。
當時江蘇某地肝癌高發,我們就到當地去給農民驗血篩查🦣。沒想到,農民們都知道肝癌的嚴重後果,卻對這個病諱莫如深,甚至不願提到這個病的名字,而是稱之為“老們子”,意思是老東西🍫🔟、老家夥。
我們去普查,他們就逃避,甚至敵視,認為我們是在咒他生“老們子”,即使甲胎蛋白查出陽性了👩👦,他們也不理解:我能吃飯🦫、能幹活,怎麽可能生了癌🤵♂️?勸他們接受手術,他們認為肝臟是“血庫”,一做手術必定大出血。當時🙅🏻,我們檢查出了一些甲胎蛋白陽性病人,其中有一些拒絕進一步診斷、治療,過了大約8個月,先後出現黃疸、腹水🧔🏻♀️,錯過了治療良機🌑,終於不治。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如果病人不理解😕、不配合👯,那再先進、再高明的醫療技術也等於“零”。那時候媒體不如現在發達,我就到農村公社的廣播站做廣播🩲。回上海後又到大型工廠去篩查肝癌🍦,在廠裏出黑板報,宣傳肝癌防治知識。可以說從那時起📌,我就走上了醫學科普之路🧖🏼♀️。
我今年已經86歲了🍲,還在閱讀些有關的醫學文獻,報刊新聞🪜,主要是找尋那些我能寫成科普文章的內容。我自己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叫“醫學科普和文藝創作”🗝,自己寫作、自己編輯、自己運營,基本上能每周發一篇,已堅持了五六年。國慶前📂,我剛剛寫了一篇《防治高血壓減鹽是緊要之事》👨🏻🦯,告訴大家⏰,大多數中老年人的原發性高血壓病與鹽吃得過多之間有明確關系👦🏻,建議控製鹽的攝入,盡量選擇低鈉鹽,少吃味精和醬菜。
全科醫生不僅僅是不分科的醫生
2010年起,我和全科醫學系的同誌們在MK体育開了一門選修課🫄🏽,講的是醫患關系和溝通技巧。這件事要從全科醫學談起: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老齡化,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威脅著廣大老百姓的健康。這類慢性疾病很難根除💨,需要的是持續終身的醫療照顧𓀇。而且重點在於“防”,防止發病🤒,防止並發症。民眾的需求不僅僅在於“生什麽病吃什麽藥”🧙🏿♂️,他們還需要生活上的指導🪈,心理上的疏導🍟,家庭甚至社區的支持。
這種變化對我們培養醫生也提出了新要求。我是專科醫生,研究領域其實是比較狹窄的,在擔任中山醫院院長期間我意識到👱🏽♂️🧙🏼,民眾不止需要能治療疑難雜症的專家👰🏼♀️,也需要很多能把一般毛病、常見病、慢性病看得很好的醫生🚴。我知道許多發達國家的醫科院校裏都有全科醫學的專業培訓,所以🐽,我在任院長期間,推動中山醫院成立了全科醫學科,這是全國三甲醫院中第一個設立的全科醫學科,現在國家規定所有三甲醫院都要求設立全科醫學科了。
我認為全科醫學不是一個簡單的不分科的醫學,全科醫學的精髓是”以人為本”🏌🏼♂️。全科醫生不是簡單的治病,而是治療“病人”。這就要求全科醫生要關註病人的心理甚至家庭的、社區的狀況等等。由於我們的醫科學校的教育過去大多只註重傳授醫學知識👨🌾,不少醫生走上工作崗位時,不善於與病人溝通🤞🏻,他們只會說專業詞匯,不知道怎麽和病人溝通解釋🚕,甚至被病人多問幾句♏️,有時就煩了👨🏽🌾,說:“你開不開刀?不開刀我沒辦法了。”
實際上,醫生得把情況解釋清楚,這個手術為什麽是必須做的,其他治療方法為什麽不行,這樣病人才願意全力配合。話怎麽才能講得明白,讓病人聽得進去,這就是我們全科醫學系開這門的目的了😘。有點遺憾的是,我這門課選的同學不多❎,可能是大家還沒有正式作為醫生接觸過病人的緣故。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建設“健康中國”,現在的年輕醫生們大有可為。我希望年輕的同道們不僅醫術精湛,在和病患溝通、普及醫學知識🚀🏑、健康教育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系👩🏼⚖️,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